國務院法制辦公室:
本文是對中國油改氣市場前進發展的建議。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于2015年11月2日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送審稿)》并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該修正案(送審稿)未對原《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六條規定“不得拼裝機動車或者擅自改變機動車已登記結構、構造或特征”進行修改,未明確解釋經具有質監局審核批準具有改裝資質的企業進行“油改氣”并經當地公安機關登記的機動車的合法性。
本文認為“油改氣”有其合法存在意義,并建議國務院法制辦公室修改法規中的相應條款。將法律條文中第十六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有下列行為”。
1、拼裝機動車或者擅自改變機動車已登記的結構、構造或者特征;
2、改變機動車型號、發動機號、車架號或者車輛識別代號;
3、偽造、變造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
4、使用其他機動車的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
建議修改為
“第十六條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經具有質監局審核批準具有改裝資質的企業除外)不得有下列行為:
1、拼裝機動車或者擅自改變機動車已登記的結構、構造或者特征。
2、改變機動車型號、發動機號、車架號或者車輛識別代號。
3、偽造、變造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
4、使用其他機動車的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
這樣既可以避免私自對機動車改裝造成的不安全因素,又可以對于合法改裝有明確的法律依據,促進社會的發展。同時“油改氣”對社會有著重要的影響,理由如下:
一、我國"油改氣"的發展歷程
我國CNG汽車加氣站于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先后在自貢榮縣、南充、威遠和遂寧等地相繼問世,CNG汽車的改裝業務也與同期開始發展。
1991年一輛解放牌CA141貨車及一套151D4大客車底盤從長春運到自貢,作為一汽長春汽車研究所與自貢市天然氣汽車研究所的合作項目,先后改裝成“油氣”兩用貨車和公共汽車。是我國最早的“油改氣”大型車輛。
1994年,由四川省交通廳組織技術人員編寫了我國第一個天然氣汽車方面的地方標準DB51/220-1994《在用汽車改裝壓縮天然氣及汽油雙燃料汽車技術條件》。
1995年,由原四川省交通廳和省經貿委聯合組織專家對自貢客車廠等四家企業進行了現場考核,最后批準這四家企業為四川省,也是我國首批CNG汽車定點改裝廠。同年,由省交通廳頒發了銘牌。
2006年,國家科技部批準“863油改氣”項目,并交由廣匯能源等單位牽頭研制。此后,該項目于2009年通過科技部驗收,成為全國唯一的油改氣試點項目。
廣匯能源在油改氣技術領域的成功,使得新疆汽車的油改氣比例全國最高。在烏魯木齊,100%的運營車輛都在使用天然氣,另外有一半以上的私家車和相當部分運輸車輛也在使用油改氣技術。
目前,邯鄲、合肥、西安、鄂爾多斯、威海、濟南、成都、重慶、南昌等多個二三線城市已放開油改氣市場。
二、“油改氣”的安全性保證
“油改氣” 是一改以往純油的單一燃料模式,成為可使用汽油/柴油和LNG/CNG(天然氣)兩種燃料的混動力。其工作原理是通過將系統加裝到以油為單一燃料運行的發動機上,使用油—天然氣混合作燃料,由天然氣提供主要所需動力,而油只起引燃和潤滑作用,一旦LNG/CNG使用完畢因故不能及時填充或者燃氣系統出現故障不能使用,車輛仍可在純油模式下正常運行。
天然氣密度比空氣輕,在發生泄漏后會自動向上溢開,不會對土地及水源產生污染。另外,天然氣的燃點一般在650℃以上,而汽油為427℃,天然氣的燃點比汽油和柴油都要高,瞬間著火比油慢;天然氣在空氣中燃燒時的體積界限是5%~15%,而汽油是1%~7%,更重要的是天然氣比空氣輕,其密度只是空氣的55%,稍有泄漏,很容易向大氣中擴散,不至于達到低燃燒界限。所以安全性能很高。
其次,改造發動機的燃料系統所用元器件不多,主要是一些開關和減壓閥、混合器等,天然氣整套供氣系統都是有嚴格的檢測要求才能出廠。在“油改氣”汽車加氣裝置中,有自動定壓、定溫控制和斷流截止閥。汽車上的油氣轉換開關能使發動機在停車后自動關閉油、氣供應,保證汽車安全。
三、限制“油改氣”對社會的影響
限制“油改氣”會對人員就業產生負面影響。改裝車市場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了擁有上千家改裝企業,帶動十幾萬人就業的能源產業。該產業的上游是幾十家氣瓶壓力容器制造企業,而下游是遍布全國的加氣站以及交通運輸、物流等行業。如果在完全不了解實際的情況下,貿然開會討論決定對該行業一刀封殺,從事“油改氣”工作的人將直接面臨下崗,同時會對整個上下游的產業鏈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對整個中國社會的能源結構優化產生負面影響。
為什么不能采取抬高門檻的辦法而是直接一刀切?如果按照指導意見的邏輯,發現三聚氰胺,就禁止國產奶粉,只能進口不就得了;發現瘦肉精,就禁止吃豬肉,改吃牛肉;發現地溝油,就禁止吃油,只能進口橄欖油。一個“禁”字何其簡單,但背后多少人家的生活需要重頭再來?主管部門有沒有考慮到?你們簽字的時候有沒有為此顫抖一下?政府部門的工作如果都是靠“禁”字來解決,那工作太簡單了,我覺得也不需要這么多政府部門了,只要警察和軍隊就可以了,其他都可以裁掉。
限制“油改氣”會影響企業的經濟發展。為什么國家領導講的話大家都作為耳旁風,李克強總理一再強調:“簡政放權、轉變職能、創新管理激發市場創造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把政府工作重點轉到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上來。”而一個“禁”字符合總理給企業松綁發展經濟的初衷嗎?
限制“油改氣”會對社會產生危害。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目前已有300多萬臺在用的“油改氣”車,這些車輛大部分是改裝車輛,一但車輛改裝企業被禁止,這些車輛的的維護保養誰來保證?沒有維護,這些車輛的安全誰來保證?為什么要把正常的市場需求一下子切斷?國外尤其歐洲、美洲、大洋洲在用車“油改氣”20多年了一直運行良好,為何在我國成為一個禁止的事物?
社會的呼聲:一個好的國家政策可以扶持一個行業的繁榮昌盛、相反則是,一個不合乎本國實際國情的策略也能搞垮一個可以發展國家經濟建設的行業;
如果說,明天政策實施了、相關部門執行了!那么這個行業前期雙燃料汽車的安全性誰來保證?再則說這將會有多少人得面臨失業風險?
四、限制“油改氣”與國家宏觀戰略相違背
國務院發布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以下簡稱計劃)中明確指出:能源供應和安全事關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當前,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深刻調整,能源供求關系深刻變化。我國能源資源約束日益加劇,生態環境問題突出,調整結構、提高能效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壓力進一步加大,能源發展面臨一系列新問題新挑戰。
同時,我國可再生能源、非常規油氣和深海油氣資源開發潛力很大,能源科技創新取得新突破,能源國際合作不斷深化,能源發展面臨著難得的機遇,計劃中還指出要優化能源結構。積極發展天然氣、核電、可再生能源等清潔能源,降低煤炭消費比重,推動能源結構持續優化。
計劃中明確提出要提高天然氣消費比重。堅持增加供應與提高能效相結合,加強供氣設施建設,擴大天然氣進口,穩步發展天然氣交通運輸。結合國家天然氣發展規劃布局,制定天然氣交通發展中長期規劃,加快天然氣加氣站設施建設,以城市出租車、公交車為重點,積極有序發展液化天然氣汽車和壓縮天然氣汽車,穩妥發展天然氣家庭轎車、城際客車、重型卡車和輪船。
從國家大的能源戰略來講,國家鼓勵車船使用天然氣,這是國策。因此一刀切的禁止油改氣就是與國策相違背,與國家宏觀戰略相違背。
五、限制“油改氣”與APCE藍相違背
限制“油改氣”不能滿足社會需求。我國目前整車出廠的雙燃料汽車真的能供應市場的需求了嗎?目前,全國機動車保有量約2.5億輛。汽車保有量達1.4億輛。其中重、中型卡車707萬輛。而每年新制造的雙燃料重卡只有10萬輛左右,市場上還有大量的純柴油卡車,這些車輛的淘汰需要一定周期。如果一刀切的禁止“油改氣”,那這幾百萬輛車就只能燒柴油,按照每輛車每年行駛15萬公里計算,那么每年會多增加碳排放3.4億噸,這與現在的環保理念完全是相違背的。
六、限制“油改氣”與國家法律相違背
按照國家《節約能源法》描述,“國家鼓勵開發和推廣應用交通運輸工具使用清潔燃料、石油替代燃料。”
《汽車產業發展政策》第9條指出:國家支持研究開發醇燃料、天然氣、混合燃料、氫燃料等新型車用燃料,鼓勵汽車生產企業開發生產新型燃料汽車。在國家《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十一五”和“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中更明確提出實施“節約和替代石油工程”。
國家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提供的“雙燃料重卡汽車”排放檢測結果表明,顆粒物(PM)降低73%,碳化合物(CH4、CO、CO2)綜合排放降低25%,氮氧化物(NOX)排放降低26%。國Ⅲ重卡經過改裝后,ELR排氣煙度等指標優于國Ⅴ排放標準。
因此我們建議,適當增強對“油改氣”的監督管理工作,合理引導企業往規范化、規模化方面發展。逐步完善“油改氣”的相關國家法律法規,使“油改氣”真正成為可以促進社會和諧發展,造福社會,造福人民的一項新興能源產業。
請大家將附件中的文件以郵件形式發往“djf@chinalaw.gov.cn”,目前正在征求意見!!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于2015年11月2日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送審稿)》并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該修正案(送審稿)未對原《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六條規定“不得拼裝機動車或者擅自改變機動車已登記結構、構造或特征”進行修改,未明確解釋經具有質監局審核批準具有改裝資質的企業進行“油改氣”并經當地公安機關登記的機動車的合法性。
對該修正案(送審稿)有意見或建議的企業可以在2015年12月2日前,通過以下三種方式提出意見:
1、登陸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網址:http://www.chinalaw.gov.cn),通過網站首頁左側的《法規規章草案意見征集系統》,對送審稿提出意見。
2、通過信函方式將意見寄至:北京市2067信箱(郵政編碼:100035),并請在信封上注明“道交法修正案意見”字樣。
3、通過電子郵件方式將意見發送至:djf@chinalaw.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