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江漢油田全力推進老區二次勘探,努力尋找儲量接替戰場,部分區塊實現突破和進展,為油區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截至7月底,油田初步落實控制儲量362萬噸、預測儲量713萬噸,分別完成計劃指標的60.3%和102%。
江漢油田歷經50多年的開發,勘探程度高、回旋余地小等問題逐漸顯現。為確保油區持續穩產增效,科研人員創新思路,深化地質認識,強化“二次勘探”理念,積極探索新區帶、新領域和新層系,成效顯著。
按照“宏觀把握,微觀精細”的原則,科研人員狠抓盆地再認識、區帶再評價、成藏再研究工作,深化老區精細勘探,強化新區規模預探,實現了“一個突破、四個新進展”。
在江陵凹陷南部斜坡帶預探獲得突破,落實圈閉資源規模1300萬噸,初步形成千萬噸級的增儲陣地。其中,預探井耀1井實現了“砂巖儲層和工業油流”雙突破;金9井在荊沙組和新下段鉆遇油層8米/3層,耀2井見到良好油氣顯示。在潛北地區王廣浩隆起帶發現潛4新含油層系,落實圈閉資源量800萬噸,廣70井在試油初期獲16.48方/天的高產油流;在潛南新溝地區部署蘇斜6井試油獲得2.82方/天的工業油流,發現了新的含油區塊。他們通過深化油藏認識,發現荊州背斜帶存在三個北西向展布的構造脊,是油氣運聚的有利區,鉆探沙41井、陵97井和虎7井均獲發現。在八面河地區,油田按照“兩個含油連片”思路,鉆探5口井,實現了廣北地區與主體構造帶的含油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