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全球領先的海事數據和貨運管理解決方案提供商Veson Nautical發布的2025年半年度市場報告,美國新關稅和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升級重塑了2025年上半年的船舶市場,抑制了某些領域的投資,同時加速了其他領域的戰略訂單。Veson Nautical首席市場分析師Matt Freeman表示:"地緣政治壓力不再是背景因素,它正在影響船東對風險、時機和資本的考量。從監管到航線調整,干擾已成為運營環境的一部分,船東正在相應調整戰略。"海上油氣板塊在2025年開局強勁,延續了過去幾年的積極趨勢,供需基本面仍保持良好態勢。海事分析師Peter Edwards指出,全球船舶利用率處于高位,北海地區海上供應船(OSV)利用率約95%,高性能錨作拖輪供應船(AHTS)現租已突破每日10萬美元。Edwards表示,中東、南美和東南亞等其他關鍵區域的船舶利用率保持在80%以上,顯示出良好的市場狀況。強勁的收益支撐了二手船價值,所有船齡的噸位自年初以來均有所上漲。2025年新造船活動開始增加,訂單量超過2024年同期,新加坡船東的訂單顯著增長,中國和巴西的訂單活動也很活躍。他補充道,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存在,導致油價波動。"如果油價保持高位,海上供應船價值可能進一步上升,因為短期內需求仍將超過供應。"Veson Nautical表示,2025年前六個月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板塊持續承壓。LNG收益低于預期,拖累了資產價格。大型LNG運輸船一年期租費率平均為每日19,200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66%,較2023年上半年下降86%。該機構分析稱,船隊擴張持續超過需求增長以及季節性基本面疲軟導致費率下滑。隨著費率下降,拆船活動激增,上半年有7艘船舶拆解,同比增長250%。老舊蒸汽渦輪船價值跌幅最大,15年船齡的船舶貶值超過8%。報告認為,盡管未來幾年LNG需求預計將增長,但當前的噸位過剩可能會在2025年下半年繼續對收益構成壓力。2025年上半年大型LNG運輸船新造船活動同比下降62%,僅簽約6艘(2024年同期為54艘),但小型船舶訂單達24艘,保持強勁。中國成為上半年最活躍的LNG船買家(6艘),其次是希臘(4艘)和韓國(3艘)。前五大訂購國的訂單量較2024年上半年下降77%,主要原因是卡塔爾去年大批量訂購大型和Q-Max型LNG船。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五年來首次超越韓國成為最大的LNG運輸船造船國,獲得15艘訂單(比韓國多2艘),日本和土耳其各獲1艘訂單。Veson Nautical指出,液化石油氣(LPG)板塊也受到影響,中美新關稅削弱了投資者信心。LPG運輸船市場的買賣活動同比放緩25%,新造船訂單同比驟降80%。市場活動主要集中在超大型和小型船舶領域,中型船缺乏動力。盡管價值全面下跌,但長期平均值仍高于歷史標準。參考來源:Tariffs and trade tensions dominate global LNG and shipping in first half of 2025, ups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