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當前,全球范圍內綠色甲醇項目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各國政府和企業紛紛加大投入,推動綠色甲醇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據估計,到2030年,全球綠色甲醇的產能有望突破千萬噸級別,成為推動能源轉型和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力量。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甲醇生產和消費國,也在積極推動綠色甲醇產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29年中國綠色甲醇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基于最新的市場數據、技術進展和政策信息,全面分析綠色甲醇行業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報告將重點探討綠色甲醇的供需現狀、制備技術、上游原料、下游需求市場、產能布局以及政策法規等方面,分析綠色甲醇產業的發展潛力和市場前景,并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和企業發展策略。
在全球積極推進能源轉型與綠色發展的大背景下,綠色甲醇作為一種清潔、可再生的能源,正逐漸成為推動能源結構優化和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力量。我國部分地方政府敏銳地捕捉到這一發展趨勢,紛紛出臺相關政策措施,積極布局綠色甲醇產業。內蒙古和沈陽在這方面的探索與實踐,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與借鑒。本文將深入剖析內蒙古和沈陽在綠色甲醇產業發展方面的政策舉措及其成效。
一、內蒙古:構建綠色循環經濟產業鏈
(一)項目簽約,開啟綠色能源新篇章
2023年12月29日,北京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博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烏蘭浩特市人民政府簽署的《綠氫/綠甲醇項目協議》,無疑是內蒙古綠色能源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三方通過“綠電”制“綠氫”,“綠氫”合成“綠甲醇”的創新模式,不僅拓展了綠色能源的消納場景,更為興安盟構建“綠電—綠氫—綠甲醇”綠色循環經濟產業鏈奠定了堅實基礎。這種創新模式的核心在于充分利用當地的資源優勢,將綠色電力轉化為氫氣,再通過氫氣合成甲醇,實現了能源的高效轉化和循環利用。
(二)政策支持,推動新能源產業化升級
自治區黨委政府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明確提出“支持興安盟打造蒙東綠氫生產合成氨、綠甲醇基地”。這一政策支持為興安盟的綠色甲醇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保障。此次簽約是興安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體現,也是對中央、自治區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積極響應。通過實施興安盟博源化學有限公司新建綠甲醇項目以及興安盟京能煤化工可再生能源綠氫替代示范項目,興安盟正逐步實現可再生能源制氫替代傳統煤制氫項目的落地,打造綠氫耦合化工領域的最佳示范工程。這不僅有助于減少碳排放,推動能源結構的優化調整,還將促進當地新能源產業的升級和發展。
(三)綠色甲醇,助力低碳轉型
該項目以興安盟豐富的生物質和京能電解水制取的綠氫為原料生產的綠色甲醇,可有效替代煤制甲醇,從而大大減少碳排放。綠色甲醇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具有燃燒效率高、污染排放低等優點,在交通運輸、化工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通過發展綠色甲醇產業,興安盟不僅能夠降低對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實現能源的可持續發展,還能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促進當地經濟的繁榮。
二、沈陽:全力打造“甲醇汽車第一城”
(一)政策出臺,加速甲醇汽車產業落地
隨著全球汽車產業向綠色低碳方向轉型升級,沈陽作為中國東北地區的重要工業基地,積極響應這一趨勢,于2024年12月2日發布了《關于加快推動沈陽甲醇汽車生產及推廣應用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這份《措施》涵蓋了加快甲醇汽車制造體系建設、推進車用甲醇燃料生產及加注體系建設、加快技術創新及標準體系建設、鼓勵甲醇汽車在重點領域推廣應用四個部分10條具體措施,旨在加速甲醇汽車產業在沈陽的落地,力爭使沈陽成為“甲醇汽車第一城”。
(二)多層次政策支撐產業發展
1.制造體系建設:在加快甲醇汽車制造體系建設方面,沈陽通過推動甲醇汽車生產基地建設,積極鼓勵甲醇汽車整車、專用車及發動機等生產企業落戶沈陽。同時,計劃提升甲醇汽車產業化水平,增強甲醇汽車零部件配套能力,引進甲醇汽車關鍵零部件制造企業,并鼓勵本地汽車零部件企業發展甲醇汽車關鍵零部件業務。這一系列舉措將有助于完善沈陽甲醇汽車產業的產業鏈,提高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2.燃料及加注體系建設:作為甲醇汽車發展的重要基礎,《措施》在推進車用甲醇燃料生產及加注體系建設方面也有明確規劃。沈陽將利用豐富的風光電資源優勢,在化工園區內規劃布局車用甲醇燃料項目,建設氫氨醇一體化項目,大力發展綠氫制甲醇,并同步推進焦爐煤氣制甲醇,做好車用甲醇燃料的生產和儲備。此外,還將推進完善車用甲醇加注體系建設,鼓勵全市范圍內存量和新建加油(氣)站增設甲醇燃料加注功能,形成布局合理、滿足需求的供應體系。
3.應用領域拓展:《措施》還在甲醇汽車的應用空間上加以突破,鼓勵甲醇汽車在重點領域推廣應用。具體舉措包括推動甲醇汽車在公共領域推廣應用,在符合政府采購政策的前提下,甲醇汽車平等參與政府及公共領域用車采購活動;促進甲醇汽車生產和消費,完善甲醇汽車購銷渠道,給予甲醇汽車生產企業一次性補貼,優化甲醇汽車使用環境,支持甲醇汽車享有新能源汽車同等路權。
(三)發揮產業優勢,帶動經濟升級
1.東北地區甲醇產業優勢:東北地區作為我國老工業基地,在發展甲醇產業方面具有諸多優勢。全球甲醇行業協會中國區首席代表趙凱指出,2024年以來,全球可再生甲醇新增產能增長迅速,預計到2030年,全球約一半的可再生甲醇產能來自中國,其中約80%的項目來自東北地區,并通過遼寧輻射到東北亞及全世界。東北地區不僅風光資源豐富,有利于甲醇的制備,而且汽車產業發展基礎良好,在甲醇應用端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2.沈陽的產業實踐:沈陽全力推動甲醇汽車的推廣應用,旨在打通制備、加注、應用的全產業鏈,力爭成為“甲醇汽車第一城”。通過實施相關支持政策,沈陽將帶動整個甲醇汽車產業生態的發展,為沈陽千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貢獻重要力量。除了沈陽,“石油之城”大慶也在大力發展綠色能源甲醇,通過打造醇氫生態“大慶模式”,逐步邁向醇氫時代。
3.產業升級與經濟發展:2024年以來,遼寧省高度重視綠色甲醇所帶動的產業鏈上下游轉型升級,先后在朝陽、大連以及沈陽等地布局了醇氫生態相關項目,形成了產業集群效應。東北地區作為國家重點建設的以裝備制造業為主的工業基地之一,推動甲醇汽車產業的發展,有助于帶動能源、裝備制造、物流運輸等全產業鏈的轉型升級,發展新質生產力,助力東北地區汽車產業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三、結語
內蒙古和沈陽在綠色甲醇產業發展方面的積極探索與實踐,充分展示了地方政府在推動能源轉型和產業升級方面的決心與行動力。通過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兩地不僅為綠色甲醇產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還充分發揮了自身的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未來,隨著綠色甲醇產業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相信內蒙古和沈陽將在推動我國能源轉型和實現“雙碳”目標的進程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為其他地區提供更多可借鑒的經驗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