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源報-中國能源網 | 6月5日,由中海油旗下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推出的國內首單“進口LNG窗口一站通”中短期協議,通過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下稱,交易中心)完成線上簽訂。這是國內LNG接收站基礎設施首次規模性通過交易平臺向第三方公平開放,中海油發揮自有成熟的天然氣銷售運營管理中心優勢,為下游用戶參與LNG國際貿易搭建了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務通道。
至此,中海油與聯合交易中心通過積極探索商業模式創新、成功開展基礎設施的規?;瘜ν夤介_放,構建了長期協議、中短期協議、單一窗口期等多樣化的系列產品線,為培育多元化市場主體,增進國內天然氣市場的活躍度發揮了積極作用。
長約現貨組合推進上下游協調發展
本次簽約的“進口LNG窗口一站通”中短期協議簽約主體為振華石油控股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天源儲氣有限公司、三河市鵬皓燃氣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允許用戶以聯合體形式參與,是為更多中小型用戶參與分享改革紅利創造條件,實現合作共贏。
振華石油控股有限公司為第二次以聯合體形式中標LNG窗口期產品。該公司天然氣事業部總經理于鳳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振華石油的長期業務重點在于海外氣田開發、海外LNG工廠與接收站投資,以及LNG國際貿易。“對我們而言,要將國際天然氣資源引進國內,與國內合作伙伴進行聯合是必不可少的。由于中海油每次提供的產品組合方案比較多樣化,我們也是基于合作伙伴的各自需求,在共贏基礎之上達成的聯合。”
記者了解到,協議執行“4+5”產品結構方案,即包括4船長協資源和5船現貨資源。其中長協資源為中海油提供的資源,現貨資源為用戶自采或中海油代采方式。合同期執行為27個月,合同期內每季度提貨1船LNG。
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指出,之所以推出長協、現貨組合方式是基于推進上下游產業協調發展的考慮,可兼顧增長和優化現有資源結構,挖掘新價值的同時有序平穩地推進市場化改革。同時還可有助于推動國內企業加強天然氣全產業鏈尤其中上游環節的國際合作,更有效利用國際資源。
基于用戶需求擴大開放規模
公開資料顯示,中海油目前已建成LNG接收站10座,加上在建或即將開工的項目,預計2025年中海油接收站將達到15座。
中海油集團董事長楊華日前公開表示,作為國內LNG行業的領軍企業,中海油將繼續發揮接收站的布局優勢和數量優勢,通過打造共享運營平臺,在確保天然氣供應安全的前提下,優化生產調度流程,最大限度地擠壓出更多的接收站富余產能,更大規模地向社會開放。
同時,“中海油愿與社會各界共同推行‘合作建設、共同使用接收站’的新模式,讓更多企業和主體參與到LNG產業鏈的各個環節,致力于降低成本,激發市場活力,讓更多老百姓用得上氣,用得起氣,推動中國天然氣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楊華說。
基于用戶角度考慮,中海油聯合交易中心力求通過創新交易模式、提升交易靈活性與服務質量等,最大程度滿足不同用戶的差異化需求。
據介紹,具體到執行層面,交易過程中所涉及的所有服務均通過中海油天然氣銷售運營管理中心一站式提供。用戶可從中海油旗下位于全國各地的任何LNG接收站提氣,且氣液態均可。在本單合同執行過程中,當中海油的長協資源價格達到合同約定的水平時,用戶還可額外享受一船LNG現貨資源執行機會。
“也就是說,雖然合同約定的是“4+5”方案,但實際上摘單的客戶有機會執行‘4+5+1’方案,只不過第六船現貨是有生效條件的。目的就是考慮到如若長約價格太高時,客戶則可選擇通過執行第六船現貨資源均衡收益。” 中海石油氣電集團LNG貿易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
記者獲悉,后續其他報名企業的資質審核和商務溝通目前正在有序進行中。同時中海油近期將很快啟動10年期的“進口LNG窗口一站通”的長期協議產品交易工作。此前在今年3月,中海油已發布了 “進口LNG窗口一站通”長期協議產品公告。
“我們很期待國內接收站設施的進一步有序對外開放,以此有效鼓勵像振華石油這類第二梯隊企業各自發揮比較優勢,積極參與國內天然氣市場的建設。對于中海油要推出的長期協議產品貿易我們也非常有興趣參與。” 于鳳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