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能福石”號巨輪停靠在天津LNG接收站碼頭中國石化天然氣分公司供圖
8月15日,蔚藍色的海面上,汽笛聲長鳴,載有7萬噸澳大利亞LNG(液化天然氣)的巨輪“中能福石”號緩緩地駛入天津LNG接收站碼頭。至此,投產僅半年的天津LNG接收站接卸量突破了100萬噸。
LNG是氣態的天然氣冷卻零下162攝氏度后凝結而成的液體,具有安全、快捷、環保等特點。隨著我國大氣污染治理力度的不斷加大,天然氣消費需求量不斷增長,LNG的應急調峰保供作用愈加明顯。
目前,中國石化(600028)已建成LNG接收站3座,分別是青島LNG接收站、北海LNG接收站、天津LNG接收站,設計年接轉能力達900萬噸,相當于120億立方米天然氣,可供6600萬戶家庭用氣。
盡管中國石化等上游企業千方百計增加天然氣資源供應,但較市場需求仍有一定差距。那么,今冬明春天然氣市場該如何保供?“氣荒”局面會不會再次上演?
北海LNG接收站中國石化天然氣分公司供圖
天然氣消費市場淡季不淡LNG進口量快速增長
近年來,隨著我國環保力度的不斷加大,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國天然氣需求正在快速增長。去年冬天,“氣荒”席卷中國華北、華中多地,我國經歷了一場保供大戰。
而夏季通常是天然氣消費的傳統淡季,不過今年夏天,天然氣消費市場卻呈現出“淡季不淡”的特征。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16.8%,二季度以來,全國月均天然氣消費量超過200億立方米,接近往年旺季消費水平,比去年同期高約30億立方米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市場化程度最高的進口LNG市場,今年上半年以來,也出現了進口量快速增加的情況。數據顯示,上半年進口LNG總量2366.3萬噸,同比增長51.3%。
究其原因,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司長李福龍表示,隨著我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深入推進,北方地區清潔供暖加快推進,以京津冀2+26個城市為重點,實施以氣代煤,推廣天然氣壁掛爐取暖等,減少散煤燃燒的排放。取暖季后,工業和發電用氣較快增長,帶動天然氣消費大幅度增加。
天津LNG接收站中國石化天然氣分公司供圖
加大進口LNG采購力度力求資源供應最大化
作為國內三大油氣生產商之一,中國石化正在提前備戰可能再次發生的“氣荒”。其中,加大LNG進口是主要舉措之一。除長約合同之外,目前,中國石化正在加大現貨資源采購。
“今年4月以來,北海LNG接收站計劃采購五船LNG現貨資源作為冬季儲備,進入冬季后,進一步加大現貨LNG資源的采購力度。到時根據華北地區天然氣需求,槽車裝運量將增加一倍,達到約200臺/日。”中國石化天然氣分公司華南天然氣銷售中心副總經理竺彥告訴記者。
中國石化天然氣分公司華北天然氣銷售中心總會計師閆志岷也認為,除長協合同外,要增加進口LNG現貨資源采購量,保證采暖期青島、天津兩座LNG接收站滿負荷運行,資源量達到上限,預計入冬前存氣量將超過7億立方米。
“青島LNG最大外輸量已達到2200萬立方米/日,預計今年冬季槽車裝車量比去年將有大幅提高。”中國石化青島LNG接收站生產運行部主任鄭元杰稱。
除此之外,鄂爾多斯大牛地氣田冬季預計可增供氣量50-100萬立方米/日;勝利油田、中原油田伴生氣預計可增供氣量100萬立方米/日;延川南煤層氣預計可供氣量50萬立方米/日。
工業企業參與調峰也是中國石化冬季天然氣保供的舉措之一。“目前,華北市場已開發調峰用戶5家,冬季可調峰氣量280萬立方米/日。”閆志岷說。
除調峰用戶外,入冬前,中國石化還將與沿線直供和燃氣公司轉供大型工業用戶銜接,預計應急期間可増加城市燃氣公司資源供應量150萬立方米/日。同時,對華北沿線約管網整體升壓,增加可支配管存氣量:10月上旬預計完成對文96儲氣庫的注氣工作。
青島LNG接收站中國石化天然氣分公司供圖
推進管網互聯互通“南氣北供”補缺口
為緩解冬季北方地區用氣緊張局面,目前,我國正在推進天然氣管網互聯互通工作,構建“全國一張網”格局,做到資源南北調配,及時補充用氣缺口。
2016年12月30日,作為天津LNG項目的配套管網——天津天然氣管道鄒平末站投產。自此,天津天然氣管道與中國石化山東天然氣管網、山東LNG項目以及中原文96、文23儲氣庫群相連通。2018年6月30日,天津天然氣管道在滄州與鄂安滄天然氣管道相聯通,構成了氣源互補、統一調度的中國石化華北供氣管網,有效緩解京津冀地區用氣高峰可能出現的天然氣供應緊張形勢。
目前,中國石化華北天然氣管網已在榆濟線榆林站、安濟線安平站與中國石油實現了互聯互通,互供能力分別為400萬立方米/日和300萬立方米/日,與中國海油通過煙臺中世管網實現了互聯互通,同時,華北區域管道氣用戶中雙氣源用戶占比數達到60%以上可采取互保互供的方式與中石油實現聯通。
今年11月前中國石化天津天然氣管道將在南港閥室與中國石油港滄線實現互聯互通。明年濟青線膠州站將于中國石油泰青威管線互聯互通。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7年12月以來,廣西天然氣管道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廣西管道公司)積極推進中國石化廣西天然氣管道與中國石油中緬天然氣管道互聯互通建設項目。該項目分別在欽州、來賓兩處聯通點進行聯通,同時具備每天800萬方的雙向供氣能力。
“今年5月,來賓聯通點開始施工,目前線路施工已完成,工藝設備正在安裝,預計今年9月達到投氣條件。欽州聯通點于5月9日完成,具備投氣條件。”廣西管道公司總經理朱圣平說。
該項目建成后,能夠實現中石化海上LNG資源對北方地區的冬季保供,也能實現中國石化與中國石油天然氣資源的互保互供,為深入推進國家“南氣北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業內人士認為,從整個資源供應情況和市場需求來看,天然氣供需仍處于比較緊張狀態。預計今冬明春仍會出現供應的某些短缺。但在中國石化等油企保證供應的實施下,出現“氣荒”的可能性不大,民生用氣是有保障的。